全国服务热线 18609721526

新闻资讯

公司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动态 >

青海东部农区: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

发布日期:2022-10-25 16:19:30 点击次数: 字号: [默认] [] [] []
摘要:鸡心果又叫锦绣海棠,树壮叶厚、抗寒耐旱、每年9月上旬成熟,果形秀美、口感香甜脆且具有一定酸度。是建生态园和旅游观光园的首选品种。品种

图为枝头的仙女果。 祁玲静 供图

中新网西宁9月5日电 题:青海东部农区: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

作者 祁玲静 张添福

红玛瑙般的“仙女果”挂满枝头,吸引游客采摘游玩;“小土豆”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;“富硒蒜”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……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海东市乐都区,立足特色资源,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引擎。

“仙女果”绿化、致富两不误

日前,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高家湾村紧靠109国道南面的山坡上,近千亩“仙女果”迎来了丰收季。一颗颗红玛瑙般的“仙女果”挂满枝头,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采摘游玩,这也让种植户的脸上挂满了收获的喜悦和幸福。

“我们的‘仙女果’还有10天左右就能完全采摘,今年产量预计能达到30万斤,目前主要是以订单的方式销往广州、深圳等沿海城市。”洪水镇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韩常宽介绍道,“因‘仙女果’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C,在外地客户中很受欢迎,价格也达到了58元一斤。”

据悉,自2016年当地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少量“仙女果”品种以来,韩常宽积极探索,不断扩大种植规模,现如今共种植了7万余株“仙女果”树,每年八、九月份便呈现出一派硕果累累的景致。

余元秀是海东市乐都区中岭乡吴家洼村村民,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已经不能外出打工,只能靠种植家里的几亩粮田维持生活。来到韩常宽的果园务工后,他不仅有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,还为家里增加不少收入。

“我在这里主要负责割草、施肥、修剪树枝、浇水、采摘等工作,工作量不大,家门口上班也方便,也能照顾孙子上学,每个月还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。”余元秀欢喜地说。

千亩“仙女果”在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,也为周边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一抹绿色,昔日光秃秃的大山披上了绿装,大大提高了土地绿化面积,达到了“增绿、增收”两不误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
图为采摘仙女果。 祁玲静 摄

 

相关阅读